《宋金交聘制度研究》,李辉 著,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
以“关系史”为主题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传统。这一传统不仅包含了国与国之间的范畴,也包括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。西方的中国学研究者使用了一个新的概念:天下秩序、世界秩序,其实一也。
关于“天下”这一词语,在日本学者的研究中,一种看法认为,天下是超越了民族、地域,呈同心圆状扩展的世界,以田崎仁义、平冈武夫、西岛定生、堀敏一诸氏为代表。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天下等同于中国、九洲,以山田统、安部健夫为代表。渡边信一郎在此基础上提出,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构想出两个不同的天下观:古文经学系统的天下观以天子统治的王城为世界中心,依照九洲—四海(天下)—四荒—四极的顺序重层展开,天下是包括中国与夷狄在内的复合型政治社会。今文经学系统将天下理解为由同一语言圈、同一交通圈、同一文化圈所构成的九洲。
费正清(John King Fairbank)认为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的、等级制的外交关系,可以分为三个大圈:第一个是汉字圈,由几个最邻近而文化相同的属国组成,即朝鲜、越南、琉球群岛,包括某些时期的日本;第二个是内亚圈,同亚洲内陆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等属国和从属部落构成;第三个是外圈,包括日本、东南亚、南亚以及欧洲。”费正清此段论述是在考察清代中国与外邦的关系基础是提出来的,并且认为,中国的世界秩序是一整套的思想和做法,千百年来,中国的统治者们不断地将这套东西加以发展,使之永久地保存下来。费正清这一说法对不对?他的这一猜测有无道理?我们知道,自古以来就有多个民族生活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。王朝更迭,民族兴衰,似乎很难讲,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有什么东西可以称得上“永久”?
10-13世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充满政局变革的时期,传统上的中原汉族政权已不占绝对优势,契丹人、女真人、蒙古人先后策马南下。以中原汉族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看待这些来自草原上的“异民族”?这些“非汉族”政权又是如何处理与中原政权的关系?费正清的“以中国为中心的、等级制的中国外交关系”放置于其它朝代是否还成立?本书将以南宋与金的关系为介入点,思考以上问题。
(一)本书探讨宋辽关系对宋金关系的影响。在制定宋金关系政策中,无论南宋人还是金人都借鉴了宋辽交聘的制度,宋辽交聘制度为宋金交聘制度提供了基本范式。以此来说,宋辽关系对宋金关系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。在意识形态领域中,南宋人对“澶渊之盟”给予较高的评价。尽管传统上的朝贡思想还在保留在南宋人的头脑中,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大多数还是从现实出发,给予宋辽对等关系较高的评价。
(二)本书对南宋聘使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,重视了不同时期聘使制度的变更现象。主管往来国信所是南宋最主要的处理宋金往来的机构。对南宋国信使的种类、使节的人员构成、待遇、使节走私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。南宋制定了详细的接待金使制度,从宋人如何待金使,亦可以看出宋金关系的一个侧面。宋金往来,使者要携带国书。国书必有称谓,从称谓,可看出宋金地位之高低。金使朝见有朝见之仪,辞别有朝辞之仪,甚至接送伴、馆伴皆有其仪。交聘礼仪虽不构成宋金往来的主要内容,此皆可以体现出宋金之间微妙的关系。
(三)本书对南宋国信使副的任用情况进行考察,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宋金交聘之特点。一般来说,担任国信正使、副使之人应具有相当资历,但是建炎年间及绍兴初年使副多是布衣小臣担任,这有悖于国信使副由有出身、有才望之人担当的常规。此象现与当时的宋金关系的大背景密不可分。此外,高宗一朝所遣使节与秦桧多有关联,或为僚属,或为同乡,或为同党,或为亲戚。秦桧利用他们控制了外交,稳固了在朝廷中的地位。
(四)本书对金国的聘使制度进行考察。观其聘使制度,如使节名目、接待礼仪虽大体承辽宋旧制,但涉及一些具体问题,则可发现,金的聘使制度与辽更为接近。
(五)本书对涉及宋金交聘的部分史料进行专题研究。首先对宋人使金国信“语录”进行研究。国信语录是宋金交聘的产物,“语录”中主要报告使节出使时的酬答情况,附带记载所经路途及该地风土人情,以备朝廷参考,在宋金交聘研究中,史料价值非常大,因此有必要对使金国信“语录”进行全面的调查。其次,对《金史·交聘表》进行了补正。《金史·交聘表》记载了金朝自收国元年与宋、西夏、高丽三国或往来,或交战的史实,但对金世宗以前的宋金聘使往来记载疏略。笔者利用宋人所载,补正《金史·交聘表》,得一百余条。
本书第一次全面考察宋金交聘制度,对这一制度进行细致梳理。在具体问题上,取得以下突破:
1、前人对南宋的聘使制度虽有涉及,但对金代的聘使制度的研究尚属空白。本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,发现前人所说金承唐宋旧制,并非全然恰当,在交聘制度上,例如在正副使的选任上及帝王诞节改期受贺上,可以看出,金实际更多地继承了辽制。
2、在做《金朝国信使表》时,笔者发现《金史·交聘表》中金使官职与宋方记载时有出入。经过细致地爬梳史料,发现宋金交聘中的一个特殊现象:出使借官制度。由此,解释了宋金记载的矛盾,对进一步研究金代职官制度,提供了更多的资料。
3、对南宋国信使群体研究,发现了不同时期所遣使节的特点。如建炎年间多布衣、小臣出使,绍兴时期使节多与秦桧有关联。再如,南宋许多宰执都有出使金朝的经历。
4、对于宋金贸易中的走私现象,前人研究的对象都是商人,对两国使节人员的走私并未给予应有注意。笔者在查找宋使者资料过程中发现,使节参与走私的现象非常之多,可对宋金走私贸易作以补充论述。
5、《金史·交聘表》比较疏略,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、比勘,补正《交聘表》中宋金聘使往来记录百余条,不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宋金之间交往的情况,文献学上亦有相应价值。